糖茄学习网 -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首页 > 百家姓

[ huái ]

读音:huái

拼音:huai

简繁:淮

五笔:IWYG

五行:水

部外:暂无

五笔:IWYG

笔画:11画

吉凶:吉

仓颉:EOG

结构:左右

郑码:VNI

四角:30115

区位:2720

统一码:6DEE

异体字:

英汉互译:river in Anhui province

笔顺:点、点、提、撇、竖、点、横、横、横、竖、横

笔顺演示

王由三横一竖构成,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贯通天、地、人,这就是天、地、人都要归“王”管的不二哲学。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王”。“王”作为姓氏即来源于“王”这个至尊之位;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

百家姓排名

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
最新9742018年2014年
2013年2007年2006年
1995年1987年1982年
明朝元朝宋朝
北宋

内容来源于:www.tangqie.com

起源

淮姓主要源自:风姓、芈姓、姬姓。

淮姓淮姓起源一

源于风姓,出自夏、商、周王朝时期历代的伏羲氏后裔淮夷族巫祝,属于以氏族称谓为氏。据史籍《逸周书·王会解》中的记载:“成周之会,墠上张赤帟阴羽,天子南面立,絻无繁露,朝服,八十物缙珽。唐叔、荀叔、周公在左,太公望在右,皆絻,亦无繁露,朝服,七十物,缙笏,旁天子而立于堂上。堂下之右,唐公虞公南面立焉。堂下之左,尹公、夏公立焉,皆南面,絻有繁露,朝服,五十物,皆缙笏。为诸侯之有疾病者,阼阶之南,祝淮氏、荣氏,次之慓瓒,次之皆西面,弥宗旁之。为诸侯有疾病者之医药所居。”阼阶,就是朝堂大殿东面的站阶。站阶,是王朝臣子们上朝时被指定排站的地方。西周灭亡后,在东周王朝重新建立之时,众臣在成周(西周东都,东周王都,又称洛邑,今河南洛阳王城公园)排班,站在阼阶靠南者,是周王朝的精神象征——巫者、庙祝。其中的淮氏,为当时的淮夷族人,是周王朝的巫祝(男巫师),由此可见淮夷族人在周王朝中的政治地位。清朝著名学者张澍(公元1776~1847年)在《姓苑》中分析:“当指水为姓,如河氏、淮氏、湖氏之类。”

祝淮氏,就是在周王朝中担任巫祝职务的淮夷族人,其后裔子孙,以先祖的氏族称谓为姓氏,称淮氏。

注:淮夷族,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是最早融合于华夏族共同形成汉民族的氏族群体,也就是与华夏族并立的“夷族”,其在夏、商王朝时期称之为“夷”,西周时期,将其分为东夷和淮夷两个组成部分,最后在春秋时期彻底融入汉族。中国科学院院士、新中国考古学奠基人夏鼐在《中国文明的起源》一书中认为:“夷族,是东方的夷族和西方的华夏族两个文化系统的交替发展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

著名历史学家徐旭生在1943年所撰写《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一书中认为:“远古的华夏集团、东夷集团与南蛮三大集团,是构成中华民族的主体,太昊是东夷集团的代表。”

著名的国学大师、北京大学的翦伯赞经考证后也在《中国史纲》中说:“中华民族早期的大融合,主要是以三个部族为核心的,他们是黄帝族、炎帝族和夷族。”

近有学者认为,称夷族为“羲黄子孙”,比称作“炎黄子孙”更恰当。太昊,即伏羲氏,为六千四百余年前曾以“蛇”为图腾的氏族首领,他带领部落由甘肃天水迁至淮水以北的淮阳。之后,淮水流域乃至中国东部的以鸟、马、虎等为图腾的部落来归,伏羲氏融合了诸多氏族图腾,最终形成了以“龙”为图腾的东夷氏族,龙便是由虎头、鹰爪、牛耳、马脸、鹿角、鱼鳞、虾须和蛇身所组成的,其中,淮夷族人先祖的图腾就是“虎”。太昊伏羲氏定都于淮阳(古淮阴,今江苏楚州淮城镇),隔着淮水与淮阴遥遥相望。伏羲氏为“百王先”,他在古书中为三皇(伏羲、神农、黄帝)之先、五帝(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之首。中国古代史学家早就考证出,太昊伏羲的第十五代后裔是炎帝神农氏,神农氏之后五百年才有黄帝。太昊伏羲氏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是无与伦比的。他首创了八卦,造书契,发明网,制琴、埙,制定婚娶的礼仪,并以“龙”命官名,把人民带进了文明社会,因此被称为“人文始祖”。他所创的八卦不但是中华科学“数、理、象”理论的集大成,也在公元十七世纪为西方“数学二进制”及计算机的发明作了启迪。

台湾学者李田井甚至认为,炎帝的事迹在史书中无多,而且还有黄帝屡次败绩于炎帝的记载,故而,说中华民族是“羲黄子孙”,比说“炎黄子孙”更为恰当、贴切。

淮姓淮姓起源二

源于芈姓,出自汉朝淮南王刘安后裔,属于以为氏。该支淮氏,据传是出自汉朝淮南王刘安。大汉王朝的创立者汉高祖刘邦共生有八个儿子,刘安的父亲刘长是他最小的一个儿子。刘安:(公元前179~前122年),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厉王刘长之子。楚汉之争的尾声即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项羽败亡后,刘邦在楚王韩信、韩王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衡山王吴芮、赵王张敖和燕王臧茶等诸侯王的“劝进”下,由“汉王”晋基而成了汉王朝的皇帝,完成了由秦到汉的历史性过渡。汉王朝建立后,西汉中央政权与各诸侯王的矛盾很快便浮出水面,在激烈的利益冲突下,各诸侯王纷纷举兵叛乱。

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农历7月,淮南王英布首起率兵反汉,年老体弱的刘邦抱病亲率大军迎战,并最终将英布击败。此后,在一系列针对诸侯王的平叛战争中,刘邦得出了一条“经验教训”——各诸侯王之所以会与中央政权离心背德,关键的原因就在于他们都不姓“刘”。于是,刘邦开始将诸侯王分封给刘氏的宗室子弟,到他于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去世时,总共有九位刘氏子弟被封为诸侯王,其中的刘长接替了英布的藩封,被刘邦立为淮南王。淮南藩国共领有九江、衡山、庐江和豫章四郡,都城在寿春,即今江西省寿县。不过后来历史的发展却表明,刘邦总结出的这条“经验教训”实在是荒唐透顶,被他亲自册封为诸侯王的刘氏子弟,随着羽翼的丰满和势力的膨胀,又很快走上了英布等异姓诸侯王的老路,他们不仅“跨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甚至公然与朝廷分庭抗礼。汉文帝即位没多久,济北王刘兴居便首先举兵反叛;公元前174年,被汉文帝刘恒“待以兄弟之礼”的淮南王刘长也起了叛心。刘长的生母赵姬原是赵王张敖的姬妾,当年刘邦伐秦经过赵国时,赵王将赵姬献给了刘邦,赵姬在和刘邦一番巫山云雨之后竟有了身孕。后来张敖叛乱,赵姬受牵连被捕,她在生下刘长后愤而自杀。由于有了这样的出身,刘长从小便养成了叛逆的心理,在被立为淮南王后,他更是将这种心理发展到了极致,平素为人傲慢,骄横无比。到汉文帝时,刘邦的儿子们大多已不在人世了,剩下的只有汉文帝和淮南王二人,因此,刘长做起事来更是骄纵妄法,无视朝廷的各种典章制度。比如他因为怨恨大臣辟阳侯当初没有替生母赵姬辩白,就寻机用袖中藏着的一把铁锥,亲手将辟阳侯杀死。刘长不仅在淮南国内不用汉法,而且还自己任命起各级官员来,小小的淮南国,俨然成了不在汉王朝统治下的“世外桃源”。

公元前174年,刘长暗地里派人与太子刘奇等人勾结,并打算联合闽越人和匈奴人联手叛乱。但是,刘长的密谋很快便被朝廷发觉,他本人也被捉拿到了京城。

汉文帝八年(公元前172年),刘长被废王位,汉文帝因念及兄弟之情,并未依法处刘长极刑,而是将他废爵流放到蜀郡。刘长在发配途中绝食而死,时年仅二十五岁,死后被谥为“淮南厉王”。刘长死后,淮南国藩号被取消,收归中央管理。两年后,汉文帝又想起了刘长这个自杀了的弟弟,越想心里越不是滋味,便下诏将刘长四个年仅七、八岁的儿子都封了侯;到汉文帝十六年(公元前164年),汉文帝把原来的淮南国一分为三,即淮南、衡山和庐江,封给了刘安兄弟三人,刘安以长子身份袭封为淮南王,时年十六岁。寄望于幼年便惨遭丧父之痛的刘安能对汉王朝忠心耿耿。然而事实上,刘安的一生,始终就是在对朝廷的不满、怨恨和异心频起之中度过的。刘安不同于自己骄横无比的父亲,他喜欢交游宾客,在做淮南王时,他招募的宾客和术士最多时竟达到了数千人。这些宾客在淮南王府不仅从事讲学、炼丹之事,而且还经常与他进行为政、治学以及做人的讨论。刘安也不同于一般的皇室子弟,他从小就不太喜欢骑马、打猎,而是爱好读书、学艺、弹琴,尤其热衷于道家黄老之术。由于天资聪明,加上勤奋好学,到汉武帝时,刘安已“流誉天下”,成了国内颇有名气的学者,在各诸侯王中也享有很高的声誉。汉武帝对他这位才华出众的皇叔很是欣赏,曾专门召他来长安撰写《离骚传》。据说汉武帝清晨下达了诏令,刘安中午就把《离骚传》给写好了,汉武帝看过后连声称赞。

刘安好读书鼓琴,不喜弋猎狗马驰骋,潜心治国安邦,著书立说。刘安爱贤若渴,礼贤下士,淮南国都寿春成了文人荟萃的文化中心。刘安和众门客著成《淮南子》(亦名《淮南鸿烈》)。《淮南子》有《内篇》二十一篇、《外篇》三十三篇、《道训》两篇,共二十余万字。又著有诗歌《淮南王赋》八十二篇、《群臣赋》四十四篇、《淮南歌诗》四篇、《淮南杂星子》十九卷、《淮南万毕术》等,其内容涉及政治学、哲学、伦理学、史学、文学、经济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农业水利、医学养生等领域,包罗万象。在《淮南子》中,集中体现了道家思想。在《淮南万毕术》中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据考证,“曾青”就是指铜的化合物,有的科学工作者认为是铜绿,说法不一。刘安好黄白之术,召集道士、儒士、郎中以及江湖方术之士炼丹制药,最著名的有苏非、李尚、田由、雷被、伍被、晋昌、毛被、左吴,号称“八公”,在寿春北山筑炉炼丹,偶成豆腐。刘安因之被尊为豆腐鼻祖,八公山也因此而得名。

刘安的治国思想是“无为而制”,对道家思想加以改进,不循先法,不守旧章,遵循自然规律制定了一系列轻刑薄赋、鼓励生产的政策,善用人才,体恤百姓,使淮南国出现了国泰民安的景象。尽管刘安的治国政策得到百姓的拥护,可是在那独尊儒术的时代,他所奉行的道家思想却屡遭汉廷驳斥。因此,汉武帝虽然非常欣赏刘安的才情,但他强力推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统治思想,却和刘安推崇的“无为而治”的道家学说南辕北辙,而父亲刘长之死更成了刘安心中的一个“死结”。因此,刘安在广置门客进行“学术研讨”的同时,也在不断地积蓄力量,为有朝一日的谋反做着准备。不过,和自己的父亲一样,刘安的谋反还没有来得及实施,便由于门客雷被的告状,以及门客伍被、孙子刘建的告密而划上了句号。在刘安招募的数千门客中,有八个人最具才华,他们分别是苏非、李尚、左吴、陈由、伍被、毛周、雷被和晋昌,这八个人号称是淮南王府上的“八公”。其中雷被是一位剑艺精湛的剑客,他在与淮南王太子刘迁的一次比试中,失手击中了刘迁,从此惹怒太子,后来更是被逼得在淮南国里待不下去了。雷被于是向刘安请求:跟随大将军卫青去打匈奴。没想到刘安听后,反倒认为雷被起了叛心,并将其免了职。心怀怨恨的雷被索性逃出淮南王府,跑到长安城状告起刘安来。根据汉律,凡阻挠执行天子诏令者,应被判弃市死罪。此时正忙着“削藩”的汉武帝,早已对刘安的所作所为有所耳闻,因此雷被这一状正好告对了时候,汉武帝顺水推舟,剥夺了刘安的封地。“八公”中的另外一位门客伍被,在得知刘安准备谋反时,曾经多次进行劝阻,但刘安不仅不听,还总是拿出秦末陈胜、吴广起义成功的例子来反唇相讥。伍被见自己的谏言得不到采纳,也决定反戈一击,将刘安谋反一事密报给了朝廷。俗话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就在刘安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他的孙子刘建又跳了出来,朝自己爷爷的心窝上狠狠地“捅了一刀”。刘建的父亲刘不害因为是庶出,很少得到刘安的宠爱,长期心存怨言。因此,他那个“没长脑袋”的儿子刘建,竟然也跑到了长安城告起状来。刘建的目的原本是想陷害太子刘迁,让自己的父亲当上淮南王的继承人。只是他没有想到,这一状恰恰将自己的爷爷送上了黄泉路。如此一来,雷被告状在前,伍被、刘建告发在后,汉武帝遂派有名的酷吏张汤前来办案,结果认定刘安谋反属实。汉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汉武帝以刘安“阴结宾客,拊循百姓,为叛逆事”等罪名,派兵进入淮南,从刘安家中搜出了准备用于谋反的攻战器械,和用来行诈而伪造的玉玺金印,自知罪无可赦的刘安自杀身亡,终年五十四岁;而与他串通一气的衡山王刘赐闻讯后,也自杀而亡。刘安死后,汉武帝下旨严厉追究此事,因此而受牵连而被杀者多达数千人。此后,汉武帝又下诏废除了淮南国,将淮南故地改为九江郡,收归中央管辖,淮南王藩族至此覆亡。

后来,刘安一支中侥幸脱逃的族人,因祖上曾经是淮南王,故有将刘氏改为淮氏者,其后代延续至今。

淮姓淮姓起源三

源于姬姓,出自战国时期燕国钜燕,属于以为氏。为箕氏朝鲜的国民姓氏,其来源于战国时期燕国遗民,在古朝鲜分为邵燕、钜燕二部。智淮氏出于钜燕,钜燕,即巨燕,指今山东北部地区,古属燕国。箕氏朝鲜第四十一代王箕准执政时期,正值秦末汉兴,刘邦、项羽二人逐鹿于中原,史称“楚汉相争”时期。中原齐、赵及燕地之民数万口因避战乱而亡命于准(箕氏朝鲜),箕准辟其西地予以安置。“钜燕”,就是指秦汉之际避乱于源于箕氏朝鲜的山东燕国移民。

汉高祖刘邦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因汉燕王卢绾反汉,汉以樊哙、周勃伐燕,燕王卢绾亡命匈奴。时有燕国人卫满,乘卢绾亡命之机,聚党千余人,东渡浿水(今朝鲜大同江)投奔箕氏朝鲜。卫满到箕氏朝鲜后,建议箕准开放其西界接纳中原亡命之人,以为朝鲜之屏藩。箕准采纳了卫满的建议,并拜卫满为博士,赐以圭,封之百里,命守西界。后来,卫满谎称有十路汉军来伐,求入内宿卫,箕准稀哩糊涂地同意,开门辑虎,之后卫满联合党羽反叛箕准,箕准入海逃至韩地,自号韩王。箕氏朝鲜至此亡。卫满占据箕氏朝鲜后,以故燕、赵、齐诸国亡者,举卫满为王,立都于王险城,史称卫满朝鲜。汉王朝定天下后,辽东太守即约卫满为外臣,负责“保塞外蛮夷,毋使盗边;蛮夷君长欲入见天子,勿得禁止”。到汉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原卫氏朝鲜的秽君南闾降汉,率二十八万口诣辽东内属。汉武帝以其地置海郡(今辽宁海城),智淮氏随之内迁中原,后省文简化为单姓智氏、淮氏,世代相传至今。

淮姓淮姓起源四

源于满族,出自唐朝时期沙陀突厥族汪古氏部落,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洪衮氏,亦称洪果氏,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满语卫Honggon Hala,汉义为“槐”,源出沙陀突厥汪古氏部落,出于金国时期的古姓黄帼氏,世居萨哈尔察(今吉林敦化)、吉林乌拉(今吉林永吉乌拉街至辉发河口、拉发河流域、双阳境。包括乌拉城、宜罕和林、金州、孙扎泰、俄漠、优哈尔、斐优等)等地,所冠汉姓为淮氏。

淮姓淮姓起源五

源于地名,出自古代淮水,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淮水,是自古以来非常著名的一条河流,即流淌在黄河与长江之间的今淮河,源出今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山脉的大复山,一直向东南,在洪泽湖以下为分三路下洩:主流通过三河闸,出三河,经宝应湖、高邮湖在三江营汇入长江,是为入江水道,全长约一千公里,流域达十八万七千平方公里;另一支流在洪泽湖东岸出高良涧闸,经苏北灌溉总渠在扁担港汇入黄海;第三支流在洪泽湖东北岸出二河闸,经淮沭河流入大海。整个淮河流域地跨河南、安徽、江苏、山东、湖北五省,由于历史上黄河曾夺淮入海,现淮河分为淮河水系及沂沭泗水系,废黄河以南为淮河水系,以北为沂沭泗水系。整个淮河流域多年的平均径流量为六百二十一亿立方米,其中淮河水系四百五十三亿立方米,沂沭泗水系一百六十八亿立方米。淮河流域自古以来就养育了无数的中华子孙,创造了不朽的淮河文明。早在周定王姬瑜七年(公元前600年)以前,人们在支流淠河和东淝河之间洼地周围就开始圈堤蓄水,开创了著名的古代水利工程芍陂。经历代维修扩建,堤周长在一百里至三百里之间变化。周敬王姬丐(姬匄)三十四年(吴王姬夫差九年,公元前486年),吴国首先挖通了著名的邗沟渠,开通了淮河与长江之间的航运。周敬王三十八年(晋定公姬午二十九年,公元前482年),晋国在与楚过争霸过程中,魏氏家又开通了著名的鸿沟渠,由淮河支流泗水经古济水到达黄河。到了隋炀帝杨广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又修建了著名的通济渠,从黄河引水在泗州入淮水。中华民族儿女的淮河流域建筑的这些古运河,在沟通南北交通的历史上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淮河流域生息繁衍的住民中,很早即有以淮水之名魏姓氏者,称淮氏,世代相传至今,其姓源繁复,不可一论,但据传其最早以淮水为氏的,是西周初期的东夷民族的一个分支徐淮夷,在周穆王粉碎徐淮夷首领徐偃王发动的大规模叛乱之后,即产生了淮氏一族,以徐偃王为得姓始祖。后有族人辗转迁播至云贵高原,在汉朝时期的夜郎国中屡有出现。

淮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五百位,在台湾省则没有,多以吴兴、播州为郡望。

今山西省的运城市盐湖区、万荣县,临汾市尧都区、曲沃县,河北省的张家口市、邯郸市、邢台市(沙河市),陕西省的西安市户县、宝鸡市扶风县、三原县,江苏省的苏州市,辽宁省的沈阳市,河南省的南阳市、沁阳市等地,均有淮氏族人分布。另外,在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江西省、福建省等地亦有淮氏族人,今称客家人。

吴兴郡:周朝始置县,三国时期吴国宝鼎元年(丙戌,公元266年)置郡,治所在乌程(今浙江吴兴),取吴国兴盛之意,其时辖地在今浙江省临安至江苏省宜兴一带。东晋朝义熙初年(乙巳,公元405年)移至吴兴(今浙江吴兴),当时辖地在今浙江省临安市、湖州市、余姚市、杭州市、德清县一线西北、兼有江苏宜兴一带县地。隋朝仁寿二年(壬戌,公元602年)因地濒太湖而改名湖州。唐朝时期亦曾改湖州为吴兴郡。

播州:即今贵州遵义地区。古代时期为西南部的一个割据政权,公元前八~前五世纪前后的春秋时期,现在的遵义市所辖地域,先后或分别属于牂柯、巴、蜀、鳖、鳛等邦国。战国时期为夜郎属地。西汉朝元鼎六年庚午(庚午,公元前111年)夜郎归汉,始有农耕,史称“林木慰荟、田畴丰美、盖奥区也”,西汉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置犍为郡,郡治鳖县,即在今遵义市中心城区附近。自从汉武帝在汉元鼎六年(庚午,公元前111年)于夜郎地置牂柯郡后,作为邦国存在了二百五十多年的“夜郎国”之名从此消失。此后,作为郡县行政建制的的“夜郎郡”、“夜郎县”之名曾多次出现,唐朝贞观十三年(己亥,公元639年),唐太宗李世民在今贵州遵义市置播州,唐贞观十六年(壬寅,公元642年)所置的夜郎县,在今桐梓县境,为珍州的治所。唐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珍州置的夜郎郡,治所即在这个夜郎县。唐至德二年(丁酉,公元757年),诗仙李白被“长流夜郎”就是在该地区。唐朝乾符三年(丙申,公元876年),杨端率军击败占据播州的南诏政权,自立为主。夜郎县之名到五代时期废除。北宋太祖乾德三年(乙丑,公元965年),杨实献开始割据播州地区,以土司世领播州。北宋朝大观二年(戊子,公元1108年),播州首领杨光荣、杨文贵各献其地附宋,分别置播州和遵义军。北宋时期复置,宋宣和二年(庚子,公元1120年)又废,计先后存废达四百八十年。北宋朝宣和三年(辛丑,公元1121年)废播州为城,隶南平军;废遵义为砦,隶珍州,此后中国历史上再没有出现“夜郎”郡县之名,而播州之名,历经五代、宋、元到明朝末叶,存在了九百六十二年,所以人们常习惯用“播州”来代称古代的遵义。南宋朝嘉熙三年(己亥,公元1239年)复设播州安抚司。元朝至元十二年(乙亥,公元1275年),元世祖忽必烈下诏招抚。元朝至元十四年(丁丑,公元1277年),杨邦宪以播州、珍州、南平军地降,仍置播州安抚司,以杨邦宪为绍庆、珍州、南平等处宣抚司充播州安抚使。杨邦宪卒,子汉英袭职,赐名赛因不花。元朝至元二十八年(辛卯,公元1291年)升为播州宣抚司,隶属于四川行省。元至元二十九年(壬辰,公元1292年)以赴京取道湖广为便,改隶湖广行省。宣抚司驻地在今贵州遵义,统辖黄平府、南平綦江、珍州思宁、旧州草塘等十九个长官司和诸峒寨。其时辖地大致相当今贵州遵义市、瓮安、黄平、凯里、湄潭、余庆、金沙、仁怀、习水、赤水、桐梓、绥阳、正安、道真以及四川綦江等县地区。元朝大德五年(辛丑,公元1301年),水西蛇节和水东宋隆济因不满元廷征发,联合各部起义,元发思州、播州兵讨伐。元朝大德七年(癸卯,公元1303年),元军擒杀蛇节、宋隆济。杨汉英因功进资德大夫,子孙承袭其职。元朝至正二十三年(癸卯,公元1363年)附明玉珍,明朝洪武五年(壬子,公元1372年)降归明朝,明朝洪武六年(癸丑,公元1373年)升为播州宣慰司。明朝万历二十八年(庚子,公元1600年),明神宗平杨应龙反叛即“平播之役”后,取消土司制度,实行“改土归流”,于次年分播州地为二,改设遵义府属四川,平越府属贵州。自唐朝末年杨端据播州始,至万历杨应龙止,凡二十九世,七百二十五年,期间保疆垦土,屡有战功。七百多年间中原及四川地区历经五代十六国之乱、金人之乱、蒙人铁骑统治、元末大乱,而播州之境岿然,巴蜀流民多归附。清雍正五年(丁未,公元1727年),遵义府由四川省划归贵州省管辖。直到民国初年,废除“府”的建制。民国二十四年(乙亥,公元1935年),贵州省设十一个行政督察区,黔北十余县为第五行政督察区。1949年11月,遵义解放,“第五行政督察区”改为遵义专区,后称遵义地区,为省政府派出机构,并以原遵义县城区为基础新建遵义市。此后的数十年间,遵义地区领辖的县市曾有少许变动。1997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遵义地区改建为遵义市,原遵义市改建为红花岗区,原遵义地区领辖的县、自治县即归新建的遵义市领辖;赤水市、仁怀市为省辖市,由遵义市代管。2004年,经国务院批准,由红花岗区和遵义县北部划出部分地区,在原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基础上,新成立汇川区。至此,全市共辖两区、两市、八县和两个民族自治县,即:红花岗区、汇川区、赤水市、仁怀市、遵义县、桐梓县、绥阳县、正安县、凤冈县、湄潭县、余庆县、习水县、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和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

吴兴堂:以望立堂。

播州堂:以望立堂,亦称夜郎堂。

一、huái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内蒙古之乌海,山西之太原、临汾,甘肃之酒泉,四川之成都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姓氏考略》注其源:

1、“《博古图》周有师淮父(按:《中国古今姓氏辞典》、《中国姓氏大全》俱引作‘淮师父’)。淮姓或出於此。”

2、“以水为姓。”淮河,源於河南桐柏山。居者或以水名为氏。

3、《中国姓氏大全》称:“(淮夷)后简为姓淮。”不知其所本。

二、

淮姓分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淮姓起源:

1、周有师淮父,见《宣和博古图注》。淮姓或出于此。亦见《姓苑》。

2、安徽境内有淮水,或以水为氏。

淮姓名人:

淮锡,明时山西临汾人,嘉靖中通州同知。

郡望:中山。

历史名人

淮姓古代名人

淮氏俗名待考,法名释善胄;瀛州人。著名唐朝西京净影寺高僧。通敏易悟极闲谈激,机辩为心美誉闻彻。于唐仁寿末年奉敕置塔。后护送舍利于梓州牛头山华林寺。淮氏严舆将达感猪八头。突到舆下从行至馆。驱逐乃走还来如故。渐至城治。黑蜂四枚形甚壮伟随舆旋绕数匝便去。即至州馆。夜放大光明彻屋上。如火焰发。食顷方灭。又掘塔基入深丈余。正当函处得古瓷瓶。无盖有水。清澄香美。乃用盛于函内。寺九层浮图。从西南角。第二级放光上照相轮。如五石瓮。黄赤如火。良久方隐。又堂内弥勒佛。亦放眉间紫光。并二菩萨亦放赤光。通照寺院。前后七度众人同见。

淮清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乙未科殿试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淮修鳞清朝,乾隆四十七年岁进士

郡望

吴兴郡:周朝始置县,三国时期吴国宝鼎元年(丙戌,公元266年)置郡,治所在乌程(今浙江吴兴),取吴国兴盛之意,其时辖地在今浙江省临安至江苏省宜兴一带。东晋朝义熙初年(乙巳,公元405年)移至吴兴(今浙江吴兴),当时辖地在今浙江省临安市、湖州市、余姚市、杭州市、德清县一线西北、兼有江苏宜兴一带县地。隋朝仁寿二年(壬戌,公元602年)因地濒太湖而改名湖州。唐朝时期亦曾改湖州为吴兴郡。

播州:即今贵州遵义地区。古代时期为西南部的一个割据政权,公元前八~前五世纪前后的春秋时期,现在的遵义市所辖地域,先后或分别属于牂柯、巴、蜀、鳖、鳛等邦国。战国时期为夜郎属地。西汉朝元鼎六年庚午(庚午,公元前111年)夜郎归汉,始有农耕,史称“林木慰荟、田畴丰美、盖奥区也”,西汉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置犍为郡,郡治鳖县,即在今遵义市中心城区附近。自从汉武帝在汉元鼎六年(庚午,公元前111年)于夜郎地置牂柯郡后,作为邦国存在了二百五十多年的“夜郎国”之名从此消失。此后,作为郡县行政建制的的“夜郎郡”、“夜郎县”之名曾多次出现,唐朝贞观十三年(己亥,公元639年),唐太宗李世民在今贵州遵义市置播州,唐贞观十六年(壬寅,公元642年)所置的夜郎县,在今桐梓县境,为珍州的治所。唐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珍州置的夜郎郡,治所即在这个夜郎县。唐至德二年(丁酉,公元757年),诗仙李白被“长流夜郎”就是在该地区。唐朝乾符三年(丙申,公元876年),杨端率军击败占据播州的南诏政权,自立为主。夜郎县之名到五代时期废除。北宋太祖乾德三年(乙丑,公元965年),杨实献开始割据播州地区,以土司世领播州。北宋朝大观二年(戊子,公元1108年),播州首领杨光荣、杨文贵各献其地附宋,分别置播州和遵义军。北宋时期复置,宋宣和二年(庚子,公元1120年)又废,计先后存废达四百八十年。北宋朝宣和三年(辛丑,公元1121年)废播州为城,隶南平军;废遵义为砦,隶珍州,此后中国历史上再没有出现“夜郎”郡县之名,而播州之名,历经五代、宋、元到明朝末叶,存在了九百六十二年,所以人们常习惯用“播州”来代称古代的遵义。南宋朝嘉熙三年(己亥,公元1239年)复设播州安抚司。元朝至元十二年(乙亥,公元1275年),元世祖忽必烈下诏招抚。元朝至元十四年(丁丑,公元1277年),杨邦宪以播州、珍州、南平军地降,仍置播州安抚司,以杨邦宪为绍庆、珍州、南平等处宣抚司充播州安抚使。杨邦宪卒,子汉英袭职,赐名赛因不花。元朝至元二十八年(辛卯,公元1291年)升为播州宣抚司,隶属于四川行省。元至元二十九年(壬辰,公元1292年)以赴京取道湖广为便,改隶湖广行省。宣抚司驻地在今贵州遵义,统辖黄平府、南平綦江、珍州思宁、旧州草塘等十九个长官司和诸峒寨。其时辖地大致相当今贵州遵义市、瓮安、黄平、凯里、湄潭、余庆、金沙、仁怀、习水、赤水、桐梓、绥阳、正安、道真以及四川綦江等县地区。元朝大德五年(辛丑,公元1301年),水西蛇节和水东宋隆济因不满元廷征发,联合各部起义,元发思州、播州兵讨伐。元朝大德七年(癸卯,公元1303年),元军擒杀蛇节、宋隆济。杨汉英因功进资德大夫,子孙承袭其职。元朝至正二十三年(癸卯,公元1363年)附明玉珍,明朝洪武五年(壬子,公元1372年)降归明朝,明朝洪武六年(癸丑,公元1373年)升为播州宣慰司。明朝万历二十八年(庚子,公元1600年),明神宗平杨应龙反叛即“平播之役”后,取消土司制度,实行“改土归流”,于次年分播州地为二,改设遵义府属四川,平越府属贵州。自唐朝末年杨端据播州始,至万历杨应龙止,凡二十九世,七百二十五年,期间保疆垦土,屡有战功。七百多年间中原及四川地区历经五代十六国之乱、金人之乱、蒙人铁骑统治、元末大乱,而播州之境岿然,巴蜀流民多归附。清雍正五年(丁未,公元1727年),遵义府由四川省划归贵州省管辖。直到民国初年,废除“府”的建制。民国二十四年(乙亥,公元1935年),贵州省设十一个行政督察区,黔北十余县为第五行政督察区。1949年11月,遵义解放,“第五行政督察区”改为遵义专区,后称遵义地区,为省政府派出机构,并以原遵义县城区为基础新建遵义市。此后的数十年间,遵义地区领辖的县市曾有少许变动。1997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遵义地区改建为遵义市,原遵义市改建为红花岗区,原遵义地区领辖的县、自治县即归新建的遵义市领辖;赤水市、仁怀市为省辖市,由遵义市代管。2004年,经国务院批准,由红花岗区和遵义县北部划出部分地区,在原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基础上,新成立汇川区。至此,全市共辖两区、两市、八县和两个民族自治县,即:红花岗区、汇川区、赤水市、仁怀市、遵义县、桐梓县、绥阳县、正安县、凤冈县、湄潭县、余庆县、习水县、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和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

吴兴堂:以望立堂。

播州堂:以望立堂,亦称夜郎堂。

一、huái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内蒙古之乌海,山西之太原、临汾,甘肃之酒泉,四川之成都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姓氏考略》注其源:

1、“《博古图》周有师淮父(按:《中国古今姓氏辞典》、《中国姓氏大全》俱引作‘淮师父’)。淮姓或出於此。”

2、“以水为姓。”淮河,源於河南桐柏山。居者或以水名为氏。

3、《中国姓氏大全》称:“(淮夷)后简为姓淮。”不知其所本。

二、

淮姓分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淮姓起源:

1、周有师淮父,见《宣和博古图注》。淮姓或出于此。亦见《姓苑》。

2、安徽境内有淮水,或以水为氏。

淮姓名人:

淮锡,明时山西临汾人,嘉靖中通州同知。

郡望:中山。

姓氏源流

一、huái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内蒙古之乌海,山西之太原、临汾,甘肃之酒泉,四川之成都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姓氏考略》注其源:

1、“《博古图》周有师淮父(按:《中国古今姓氏辞典》、《中国姓氏大全》俱引作‘淮师父’)。淮姓或出於此。”

2、“以水为姓。”淮河,源於河南桐柏山。居者或以水名为氏。

3、《中国姓氏大全》称:“(淮夷)后简为姓淮。”不知其所本。

二、

淮姓分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淮姓起源:

1、周有师淮父,见《宣和博古图注》。淮姓或出于此。亦见《姓苑》。

2、安徽境内有淮水,或以水为氏。

淮姓名人:

淮锡,明时山西临汾人,嘉靖中通州同知。

郡望:中山。

堂号

吴兴郡:周朝始置县,三国时期吴国宝鼎元年(丙戌,公元266年)置郡,治所在乌程(今浙江吴兴),取吴国兴盛之意,其时辖地在今浙江省临安至江苏省宜兴一带。东晋朝义熙初年(乙巳,公元405年)移至吴兴(今浙江吴兴),当时辖地在今浙江省临安市、湖州市、余姚市、杭州市、德清县一线西北、兼有江苏宜兴一带县地。隋朝仁寿二年(壬戌,公元602年)因地濒太湖而改名湖州。唐朝时期亦曾改湖州为吴兴郡。

播州:即今贵州遵义地区。古代时期为西南部的一个割据政权,公元前八~前五世纪前后的春秋时期,现在的遵义市所辖地域,先后或分别属于牂柯、巴、蜀、鳖、鳛等邦国。战国时期为夜郎属地。西汉朝元鼎六年庚午(庚午,公元前111年)夜郎归汉,始有农耕,史称“林木慰荟、田畴丰美、盖奥区也”,西汉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置犍为郡,郡治鳖县,即在今遵义市中心城区附近。自从汉武帝在汉元鼎六年(庚午,公元前111年)于夜郎地置牂柯郡后,作为邦国存在了二百五十多年的“夜郎国”之名从此消失。此后,作为郡县行政建制的的“夜郎郡”、“夜郎县”之名曾多次出现,唐朝贞观十三年(己亥,公元639年),唐太宗李世民在今贵州遵义市置播州,唐贞观十六年(壬寅,公元642年)所置的夜郎县,在今桐梓县境,为珍州的治所。唐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珍州置的夜郎郡,治所即在这个夜郎县。唐至德二年(丁酉,公元757年),诗仙李白被“长流夜郎”就是在该地区。唐朝乾符三年(丙申,公元876年),杨端率军击败占据播州的南诏政权,自立为主。夜郎县之名到五代时期废除。北宋太祖乾德三年(乙丑,公元965年),杨实献开始割据播州地区,以土司世领播州。北宋朝大观二年(戊子,公元1108年),播州首领杨光荣、杨文贵各献其地附宋,分别置播州和遵义军。北宋时期复置,宋宣和二年(庚子,公元1120年)又废,计先后存废达四百八十年。北宋朝宣和三年(辛丑,公元1121年)废播州为城,隶南平军;废遵义为砦,隶珍州,此后中国历史上再没有出现“夜郎”郡县之名,而播州之名,历经五代、宋、元到明朝末叶,存在了九百六十二年,所以人们常习惯用“播州”来代称古代的遵义。南宋朝嘉熙三年(己亥,公元1239年)复设播州安抚司。元朝至元十二年(乙亥,公元1275年),元世祖忽必烈下诏招抚。元朝至元十四年(丁丑,公元1277年),杨邦宪以播州、珍州、南平军地降,仍置播州安抚司,以杨邦宪为绍庆、珍州、南平等处宣抚司充播州安抚使。杨邦宪卒,子汉英袭职,赐名赛因不花。元朝至元二十八年(辛卯,公元1291年)升为播州宣抚司,隶属于四川行省。元至元二十九年(壬辰,公元1292年)以赴京取道湖广为便,改隶湖广行省。宣抚司驻地在今贵州遵义,统辖黄平府、南平綦江、珍州思宁、旧州草塘等十九个长官司和诸峒寨。其时辖地大致相当今贵州遵义市、瓮安、黄平、凯里、湄潭、余庆、金沙、仁怀、习水、赤水、桐梓、绥阳、正安、道真以及四川綦江等县地区。元朝大德五年(辛丑,公元1301年),水西蛇节和水东宋隆济因不满元廷征发,联合各部起义,元发思州、播州兵讨伐。元朝大德七年(癸卯,公元1303年),元军擒杀蛇节、宋隆济。杨汉英因功进资德大夫,子孙承袭其职。元朝至正二十三年(癸卯,公元1363年)附明玉珍,明朝洪武五年(壬子,公元1372年)降归明朝,明朝洪武六年(癸丑,公元1373年)升为播州宣慰司。明朝万历二十八年(庚子,公元1600年),明神宗平杨应龙反叛即“平播之役”后,取消土司制度,实行“改土归流”,于次年分播州地为二,改设遵义府属四川,平越府属贵州。自唐朝末年杨端据播州始,至万历杨应龙止,凡二十九世,七百二十五年,期间保疆垦土,屡有战功。七百多年间中原及四川地区历经五代十六国之乱、金人之乱、蒙人铁骑统治、元末大乱,而播州之境岿然,巴蜀流民多归附。清雍正五年(丁未,公元1727年),遵义府由四川省划归贵州省管辖。直到民国初年,废除“府”的建制。民国二十四年(乙亥,公元1935年),贵州省设十一个行政督察区,黔北十余县为第五行政督察区。1949年11月,遵义解放,“第五行政督察区”改为遵义专区,后称遵义地区,为省政府派出机构,并以原遵义县城区为基础新建遵义市。此后的数十年间,遵义地区领辖的县市曾有少许变动。1997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遵义地区改建为遵义市,原遵义市改建为红花岗区,原遵义地区领辖的县、自治县即归新建的遵义市领辖;赤水市、仁怀市为省辖市,由遵义市代管。2004年,经国务院批准,由红花岗区和遵义县北部划出部分地区,在原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基础上,新成立汇川区。至此,全市共辖两区、两市、八县和两个民族自治县,即:红花岗区、汇川区、赤水市、仁怀市、遵义县、桐梓县、绥阳县、正安县、凤冈县、湄潭县、余庆县、习水县、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和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

吴兴堂:以望立堂。

播州堂:以望立堂,亦称夜郎堂。

一、huái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内蒙古之乌海,山西之太原、临汾,甘肃之酒泉,四川之成都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姓氏考略》注其源:

1、“《博古图》周有师淮父(按:《中国古今姓氏辞典》、《中国姓氏大全》俱引作‘淮师父’)。淮姓或出於此。”

2、“以水为姓。”淮河,源於河南桐柏山。居者或以水名为氏。

3、《中国姓氏大全》称:“(淮夷)后简为姓淮。”不知其所本。

二、

淮姓分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淮姓起源:

1、周有师淮父,见《宣和博古图注》。淮姓或出于此。亦见《姓苑》。

2、安徽境内有淮水,或以水为氏。

淮姓名人:

淮锡,明时山西临汾人,嘉靖中通州同知。

郡望:中山。